飛馬体验录

首页

归档

关于

8小时工作制

2025-10-12

在讨论8小时工作制之前,先看看“星期”、“周”是怎么来的?

古巴比伦人使用日、月、五星代表以七天为一周期的时间单位,后来犹太人传之到古埃及,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,公元3世纪以后,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大陆。

为什么周末是休息时间?

在犹太人和基督徒的传统中,周日是一个星期中的第一天。根据圣经,上帝花六天的时间创造世界,而在第七天,也就是安息日(星期六)休息,这一天就被视为庆祝和休息之日,这使星期日成为一个星期中的第一天。

8小时工作制起源?

八小时工作制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西班牙。1593年,西班牙的腓力二世通过《腓力二世法令》建立了一个八小时工作制系统

1922年5月1日,中共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通过“八小时工作制案”。

8小时还适用于今天吗?

1593年的科技和2025年的科技水平相比,差别究竟有多大?

通信技术 1593年:主要依赖信使、烽火、鼓声或旗帜传递信息。跨大陆通信可能需要数月。 2025年:5G/6G网络普及,即时视频通话、AI翻译、全球社交媒体成为日常。信息传递以毫秒计。

能源 1593年:木材、水力、畜力是主要能源,煤炭仅刚起步(英国矿用)。 2025年:核聚变实验堆(如ITER)接近点火,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超30%,固态电池让电动车续航破1000公里。

计算与AI 1593年:算盘是高级工具,对数表尚未发明(1614年才出现)。 2025年:量子计算机(如IBM的1000量子比特处理器)破解传统加密需秒级,AI大模型(如GPT-5)可实时生成电影级虚拟世界。

农业社会 → 工业社会 → 信息社会 → 数字智能社会

阶段核心生产要素代表性基础设施1593年位置2025年位置
农业社会土地 + 肌肉(人/畜)犁、灌溉、风车深度农业社会已跳出
工业社会煤炭/石油 + 机器铁路、电网、流水线尚未开始已成熟并溢出
信息社会芯片 + 网络计算机、互联网、光纤未出现全面覆盖
数字智能社会数据 + 算法 + 算力云计算、AI、5G/6G、区块链未出现正在进行时(2025)

这四百年,可以说是巨变。

但非常荒谬的是,8小时工作制依旧存在,甚至有些国家远超8小时工作也大有存在。

为什么生产力提升如此巨大的今天,还不能减少工作时长?

这四百年证明了,科技水平进步和工作时长无关,是规则制定者说了算。

哪怕今年是2045年,机器人满街跑,8小时制度依旧存在(让我们未来再回来看看这篇文章😁)

8小时工作制有哪些弊端?

8小时工作制,实际花费远超8小时 实际按出门时间到回家时间来算才是准确的,通勤、午休是隐性时间,这些时间不会列入8小时工作制,但是每天都要花3~4小时在这些事情上,北上广深1小时通勤再普遍不过,而且还得挤破头皮。

一个普通牛马的一天:

2小时通勤来回+8小时上班上班+1.5小时午休=11.5小时

睡觉时间8小时+11.5小时=19.5小时

一天就还剩4.5小时,再除去吃饭、洗澡、刷牙等固定事项所剩无几。

偶尔还得加班!

看不到日出和夕阳,7点半出门直到晚上七点半下班到家,日复一日,错过四季。

工作和生活平衡就是笑话。

现今那些人不受8小时工作制限制?

财务自由者、老板、自由职业者(自雇者)、退休人员、农民、渔民、平台工作者(网约车司机、外卖员)、失业人员…

择其一,便可逃离8小时工作制。